6岁男童服务区上厕所 结果妈妈一脚油门驶离
原四川省省長、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
原名陳�b,四川省閬中市人,194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47年10月參加工作,清華大學電機係、建築係;民主德國矽酸鹽研究院畢業。
曆任中共華北局城市工作部幹事,北京軍管會幹事,北京電信局軍事接管組軍事聯絡員,北京玻璃廠廠長、黨委書記,北京玻璃總廠廠長、黨委書記,國務院第九辦公室領導小組成員,北京市革委會工交辦公室副主任、經委副主任、外經貿委常務副主任,四川省重慶市副市長、市長,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、書記,四川省副省長、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、四川省省長、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。
肖秧同誌先後當選為第六、七、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。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、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。
1998年10月9日5時30分,肖秧同誌在成都逝世,享年70歲。
同誌逝世新聞
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、共產主義忠誠戰士,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、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,原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、四川省省長肖秧同誌,由於長期忘我工作,積勞成疾,因病醫治無效,於1998年10月9日5時30分在成都逝世,享年70歲。肖秧的遺體於10月16日在成都火化。
肖秧同誌患病期間和逝世以後,江澤民、李鵬、朱�F基、李瑞環、胡錦濤、李嵐清、李長春、吳 邦國、吳官正、羅幹、賈 慶林、錢 其琛、溫 家寶、曾 慶紅、吳 儀、萬裏、喬石、劉華清、鄒家華、王光英、吳階平、葉選平、楊汝岱、陳俊生、王漢斌等,分別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、哀悼。
年幼時父親為國捐軀
1940年2月的一個上午,閬中城淨聖庵街一居民大院充滿悲戚,一位中年婦女請人在此作道場。人們從道場內容得知,這位婦人正在祭奠她的亡夫陳信餘,一個月前,陳信餘在對日作戰中為國捐軀。
陳信餘,1904年10月出生在原閬中縣玉台鄉。早年入伍川軍,後升至國民黨125師746團少校營長。抗日戰爭爆發後,陳信餘率部出川抗日。1940年1月5日,陳所在部隊在湖北省應家縣餘家店周家山,與日軍發生激烈戰鬥,不幸戰死沙場,時年不滿36歲。
道場上,站著四男一女5個小孩。他們是陳信餘的孩子,最大的男孩13歲,也就是長子陳琦。“當時,我母親悲痛欲絕,哭得似個淚人兒,我緊緊地拉著她的衣角,想讓她盡快從悲痛中解脫。”67年過去,如今已80高齡的陳琦回憶起當年,仍印象深刻。
陳琦的大弟叫陳�b,也就是肖秧,當年11歲。肖秧本姓陳,後來因故改姓換名。肖秧比陳琦小兩歲,在5兄妹中排行老二。父親去世後,陳�b等5兄妹隨母親一道,護送家父的骨灰,舉家從成都遷回老家閬中。
一家人在閬中淨聖庵街安下身來,母親即為亡父舉行祭奠儀式。爾後,母親將父親的骨灰送到老家玉台下葬。53年後,陳信餘被追認為革命烈士。
中學時曾逃學經商
肖秧進入當地太平寺街的太平小學(現閬師附小前身)讀書,後因日軍轟炸,學校遷至嘉陵江以南的七裏馬池鄉下,母親還特別為肖秧在七裏租過房子。
“陳�b的學習成績並不太好,屬於中等偏上。”79歲的陳嘉全老人回憶肖秧時說。在他的眼中,這位後來當了省長的同學仍叫陳�b。“住在隔壁的他長得清瘦,但比較調皮。”肖秧鼓動他逃學步行到南部的那次經曆,成為老人永久的記憶。
當時進入國立四中讀書的肖秧,與陳嘉全同班。抗日戰爭爆發後,四川成了大後方,外省的不少學校紛紛遷入,國立四中因此遷至閬中,以保屬聯中(閬中東風中學前身)校址為基礎,繼續辦學。
肖秧與陳嘉全每天一道上學,一道放學,成為好友。“他的想法有些與眾不同。”陳嘉全說,進入初中學習當年,肖秧突發經商奇想,上街賣東西。果然,他做到了――他不知從哪裏弄了一些桃子,拿到大街上賣。一天,肖秧找到陳嘉全,動員其逃學。“不讀書我們跑出去幹啥?”陳嘉全問。“我們去掙錢。”肖秧回答。陳嘉全被小自己一歲的肖秧拉上一道,踏上了往南部縣的路。當時閬中至南部隻有一條馬路,沒有汽車,平常人們到南部,除少數有錢人乘坐人力黃包車外,大都靠步行。
走了大半天,兩人終於到了南部縣城。在一家簡陋的旅館住下後,兩人身上所帶的錢已經用光,沒有錢,無法出遠門。第二天,肖秧稱要回家拿錢,叫陳嘉全在旅館等他。等到當天下午,仍不見肖秧的影子。後來,是一位黃包車師傅將陳嘉全拉回了閬中。
事後,陳嘉全被家父狠狠揍了一頓。
懷念戰友改名肖秧
在國立四中呆了約兩個月後,肖秧轉入儀隴縣中學就讀。由於時局動蕩,1942年,他再轉入重慶小龍坎讀初中,完成初中學業後,就地考入北碚兼善中學。兼善中學是一所私立高中,在這裏,肖秧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後,同時考入3所大學。
“當時,要錄取他的有清華大學、四川省教育學院(西南師大前身),另一所大學記不起名字了。”據陳琦回憶,肖秧當時選了讀清華大學,但因沒錢作路費前往北平,隻好暫時到成都,在省教院讀了一年書。
那時,考入大學的學生因種種原因不能到校讀書的,可以保留一年學籍。如果一年滿後仍不到校的,其學籍自動取消。
肖秧沒路費到北平,讓陳琦十分著急。為了不誤肖秧前程,陳琦回了鄉下養蠶掙錢。陳琦當年養蠶收繭100公斤,後請人將其繅成絲,拿到市麵上出售後,湊夠了肖秧去北平求學的路費。
肖秧在清華大學期間,正趕上內戰。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,以及全國人民反饑餓、反內戰的浪潮,一浪高過一浪。在清華大學校內,肖秧積極參加學生運動。他所在的電機係,成為進步青年聚集的地方。在這裏,與他同學的有後來成為共和國總理的朱�F基。
肖秧等人的活動,很快引起國民黨當局的不安。在特務的告密下,肖秧等3名進步學生,被國民黨抓入監獄。在獄中,肖秧與另兩名同學一道,同敵人展開了鬥爭,不向其吐露半個字。肖秧等3名同學被捕後,我地下黨作了大量的營救工作,但喪心病狂的敵人還是將其他兩名同學殺害,肖秧因個子矮小,又沒有半點證據,敵人隻好將其釋放。
這兩名倒在國民黨槍下的同學,一個姓肖,一個名秧。後來,就有了肖秧這個名字。
大哥給他當俄文翻譯
1947年,在清華大學讀三年級的肖秧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此時,北平已臨近解放。這年年底,肖秧曾奉命前往西柏坡,但到半路時又接到通知返回了北平。
黨組織決定,從青年學生中物色優秀人才,盡快充實幹部隊伍。中共北平地下黨一位負責人召見了肖秧等8名學生,征求他們的意見。逐一談話到了肖秧麵前,“你願意從事行政工作,還是從事經濟工作?”這位負責人問肖秧。“我喜歡經濟,就讓我搞經濟吧。”肖秧認真考慮後,慎重回答。
肖秧被分到中共華北局城市工作部,後進入北京市軍管會,再分到北京市電信局軍管組任軍事聯絡員。事後他才知道,當時組織上曾希望他擔任葉劍英的秘書。由於誌趣使然,肖秧最終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,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玻璃專家。
1952年,肖秧擔任北京玻璃廠廠長、黨委書記。北京玻璃廠前身是日本人辦的,時下有400多工人。作為當時國內玻璃製造界的龍頭企業,麵對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需求,“北玻”麵前擺著技術更新和生產規模擴大等係列難題。受組織委派,肖秧於1954年赴德國留學,主攻當時國際玻璃生產新技術。兩年後,肖秧再赴前蘇聯莫斯科矽酸鹽研究所深造。
1956年底,肖秧學成歸來。告別莫斯科時,他的導師送給他不少重要資料,其中包括當時玻璃製造業國際尖端技術。此次國外學習讓肖秧收獲最大的是,他學到了單晶矽(廣泛應用於半導體生產)生產技術。“北玻”後來成為我國首個應用單晶矽生產出半導體的企業。
“u2018北玻u2019當年應用前蘇聯先進玻璃生產技術,得益於肖秧帶回的資料,這些俄文資料全是我翻譯的。”陳琦說。1952年,陳琦就讀於上海俄文專科學校,他較為深厚的俄文功底,幫了肖秧的大忙。他先後為肖秧譯完5本俄文版單晶矽和池爐生產工藝書籍,計約15萬字。為此,在上海俄專幾年間的寒暑假,陳琦頻頻往返上海和北京之間。
情牽家鄉一草一木
從前蘇聯學成回國後不久,肖秧回到闊別15年的家鄉探親。此時為1956年冬。到達南充後,肖秧沒能找到去閬中的車,焦急萬分的他站在出城的馬路上,見有前往西充方向的車就上前打聽:去不去閬中?
讓肖秧喜出望外的是,他終於攔住了一輛前往閬中的吉普車,司機得知他的情況後,熱情地將他帶回了閬中。隻在家裏呆了一個晚上,肖秧就匆匆返程。“肖秧工作很忙,就讓他去吧。”麵對母親一臉難色,陳琦幫肖秧打圓場。當天,陳琦借來兩輛自行車,送肖秧騎車從閬中到南部,肖秧再從南部乘車前往綿陽,輾轉回京。
1962年,中央在京召開“7000人大會”,會前,肖秧打電話回家,主動聯係時任閬中縣委書記的劉純夫,讓其到京後與他聯係。就是此次與劉純夫的相識,使北京玻璃總廠與閬中玻璃廠“聯姻”。
當時的閬中玻璃廠屬於當地二輕局管轄的集體企業,由於沒有列入計劃,原料采購十分困難。11年後,得知此情的肖秧帶上閬中二輕局負責人找到國家輕工部,經“通融”,閬中二輕局被視為一輕局,“閬玻”的燒堿原料供給因此解困。肖秧任北京玻璃總廠廠長期間,閬中玻璃廠大多數技術工人,都先後到“北玻”學習過。
10年後,閬中思依中學建教學樓四處買不到鋼材,學校派人赴京找肖秧幫忙,肖秧從廠裏的建材中撥了17噸支援,解了燃眉之急。之後,他再以捐助形式,為閬中地毯廠提供了一筆建廠資金。
1984年,肖秧趁工作之便回到玉台,看過家鄉後感歎:我離家40多年了,家鄉還是這個樣子。當天進城後,肖秧住在陳琦家裏。12年後,回到家鄉的肖秧帶上重慶市一位農業專家,希望其為當地發展優質農業“處方”。肖秧就任四川省省長後,還幫助閬中中學解決了建校資金。
一傷一病長期困擾
“肖秧離開省長崗位,主要是年齡和身體原因。”陳琦說,當年肖秧調三峽辦任副主任後,外界對他的禦任有許多傳言,其實並非如此。
在德國留學期間,肖秧曾遇過一次車禍,他的一根肋骨因此被取。就任北京玻璃廠及總廠廠長、黨委書記期間,他既是專家,又是領導,更是身先士卒的實幹家。由於長期與粉塵打交道,他患了矽肺病。一傷一病,成為他身體長期欠佳的根源。
10年前,肖秧在經受兩年的病痛折磨後,離開了人世。
2005年夏天,著名電影導演謝晉到閬中選景點時,當地領導請其就餐時,謝晉特地叫上陳琦。肖秧在重慶工作期間,謝晉執導的一部電影在當地拍攝,肖秧曾給予過資金上的支持,為此,謝晉沒齒難忘。
“肖秧生前凡是家鄉有難事找他,都是通過我引薦的。”陳琦說,不管是在北京、重慶,還是在成都,肖秧對家鄉相求的事,總是盡量幫助解決。而每次回家鄉期間,他總是很低調。
肖秧1984年那次回家鄉,曾經四處打聽他的同學陳嘉全。當時陳在縣城中醫院當醫生,見到肖秧後,陳嘉全一個勁地直呼:“陳�b。”一時讓隨行人員不知所措。“當時我隻曉得他在北京玻璃廠當廠長,哪曉得他當了省長,還改了名……”站在肖秧曾住過的房前,陳嘉全老人說。
知恩圖報的平凡人
1995年春節前夕,肖秧生前最後一次回到家鄉。次年2月,肖秧辭去省長一職。此次回鄉,他特地看了魏家老房子,父親就出生在這裏。肖秧祖祖輩輩姓魏,他父親因故改姓陳。至今,父輩及他們5兄妹的名字,仍記載在當地的魏氏族譜裏(肖秧有3個名字,分別為魏昌�b、陳�b、肖秧)。
肖秧的母親1962年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後,前往北京看肖秧,隨同帶上了陳琦9歲的大兒子,肖秧念及陳琦多年對自己的支持,一心想將大哥的這個兒子留在北京培養,無奈戶口難解決,隻好作罷。
肖秧每次回家鄉,總要叫上陳琦作陪。但在公眾場合,肖秧從不介紹他的大哥。至今,不少當地人還認為陳琦是肖秧的表哥。
肖秧的愛人是北玻的工人,退休後遷居成都。“文革”中,肖秧曾受到殘酷迫害。他的主要“罪狀”是――生活腐化,平常有肉吃。“北玻”的老工人對肖秧極力保護,聯名為肖秧說話:廠裏平時購的肉是國家根據玻璃企業高溫作業特點給予的補助。由於老工人們的實情反映,肖秧提前結束了“走資派”的日子。
“文革”後,肖秧調離北京玻璃總廠,先後就任國務院第九辦公室領導小組成員,北京市革委工交辦副主任、市經委副主任、市外經貿委常務副主任。此後,他調任重慶市副市長,並先後成為川渝兩地最高行政官員。
1998年10月9日,70歲的肖秧在成都逝世,他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擔任毛主席遺體保存水晶棺小組負責人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最新留言